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河南商报广告部

河南商报广告部电话

讲述:一渠清水往北送 16.5万淅川人搬迁的背后,移民工作人员的行动

浏览 104次 发布时间 2014/01/14
当车队缓缓启动,故乡的山水渐渐远去,从这天起,熟悉的故土、纯朴的微笑、善良的面孔,将成为梦中永远的回忆。   2014年1月13日,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,渠首淅川县移民事迹报告会在郑州举行,7位长年在移民一线的参与者、见证者,共同讲述了16.5万淅川移民的又一次远行之路。   大河网记者 时文静 实习生吴涛   ★“移民记者”赵川跑遍移民村 用真情记录搬迁   从2009年起的三年多时间里,赵川跑遍了11个乡镇140多个移民村,从接到采访任务起,她一年有300天来往于移民村,人们把她叫做“赵淅川”。   赵川说,在库区,她问过很多人“知道为什么搬吗”,一位老大爷告诉她,“知道,北京渴”,“这是个大工程,为了国家”。   “走进库区深处,我听到了生命断裂的声音。”   以后就要住楼房了,赵川经常这样安慰搬迁的群众。“住不住楼没啥,我要把我的棺木带走。”大爷的回答让赵川落泪。   16.5万人中,搬迁后一家人分隔两地的情况数不胜数,赵川说,库区有一位大娘,两个女儿要搬走,两个儿子不搬。   “那天她问我,‘闺女啊,你给我出个主意吧,搬走了舍不得儿子,不搬吧又舍不得女儿,我该咋办啊。’”   赵川说她遇见过一个最悲情的老太太。在淅川县盛弯镇,那位82岁的老太太和家人走之前去祭拜祖坟。在坟上,老太太念叨了一圈去世的老伴、祖宗们,“以后隔山挡水的,不可能来了„„”话未说完,突然栽倒在地,再也没起来......   “ 群众搬迁时,小狗跑的四蹄流血,在后面追赶着车队。”赵川说,移民亲手推倒自家房屋、背井离乡、别先辈的无奈,“那种撕裂感,没有经历过你无法体会”。   ★何兆圣一生3次大搬迁跨越三省四地 为国家工程让路   原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移民何兆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的“标本”,他经历过3次大搬迁,跨越三省四地,到身葬异乡,他一生都在为国家工程让路。   今天,何兆圣的外孙女姚昆玉也来到现场。“外公从23岁带着新婚的外婆西上青海,30岁南下荆门,75岁北渡黄河,最后葬在了新乡辉县。”   “他说,让我回老家,拍一张姥姥坟头的照片。”假期姚昆玉问外公想要什么礼物时,何兆圣说只想看看家里的老房子和老伴儿的坟。姚昆玉说外公生前的心愿就是死后和外婆合葬在丹江岸边。   如今,按照政策,已经去世的何兆圣最终没能回家,葬在了新乡辉县,与老伴儿远隔千里。他最终没能如愿。   “他就像一粒种子,落在哪就在哪顽强生着,像一片落叶,一生都在随风飘零。”   ★移民工作结束后江边放声痛哭 10名基层干部因过劳献生命   鱼关村是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0个试点移民村之一,2009年8月22日,鱼关村188户居民893名移民全部搬迁到唐河县。   对于搬迁之后的鱼关村民来说,现在还能看到熟悉村庄、流泪的乡亲,搬迁时的一幕幕出现在镜头里,也是幸福的。   2009年,出于对南水北调移民的关切,毕业于北影的王行拒绝了湖南电视台的聘请,自费用镜头记录淅川移民的离乡情。   在王行的镜头里,鱼关村支部书记王文华始终是不能忘却的一个人。王行说,当时搬迁按照户口来算,多一份户口就意味着多一份补贴。   按照政策,已出嫁和过世的要销户,父母与儿子分家的必须合户。此举一出,全村哗然。“王文华就从自己开始,他把自己女儿家户口迁出,又偷偷将姐姐家已经出嫁的女儿迁走,自己两个儿子,一个弟弟,本来是四个户口,硬是合成了两户。姐姐就此和他断交,儿子与父亲不相往来。”   思想要到“家”,必须“开小灶”。王文华采取“一对一”的游说办法,挨家挨户做工作。遇到“顽固派”,王文华就打“持久战”。“一次攻不了心,我就找他100次!”   长期奔波在移民的路上,顾不上给妻子治病,“在去安置工地之前,他妻子给他说,‘这几天老是浑身疼,你早点回来,带我去县里看看……”而王文华一去就是13天,妻子去世时,他还在工地上。   “一个基层共产党员,能把自己奉献到这个地步,我觉得在没有别的可以拿出来了。”王行说。   报告团的寇仲是移民后代、淅川县移民指挥部干部,“移民工作结束后,我们坐在江边放声痛哭,当干部,就是一份责任,一份担当。”   在这条漫长的远行之路上,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,共有10名基层干部因过度劳累献出了生命。